三国志·魏书·胡质传
胡质字 文德,楚国寿春人也。少与 蒋济、 朱绩俱知名於江、淮间,仕州郡。蒋济为 别驾,使见太祖。太祖问曰:“胡通达,长者也,宁有子孙不?”济曰:“有子曰质,规模大略不及於父,至於精良综事过之。”案胡氏谱:通达名敏,以方正徵。太祖即召质为顿丘令。县民郭政通於从妹,杀其夫程他,郡吏冯谅系狱为证。政与妹皆耐掠隐抵,谅不胜痛,自诬,当反其罪。质至官,察其情色,更详其事,检验具服。
入为 丞相东曹议令史,州请为 治中。将军 张辽与其护军武周有隙。辽见刺史 温恢求请质,质辞以疾。辽出谓质曰:“仆委意於君,何以相辜如此?”质曰:“古人之交也,取多知其不贪,奔北知其不怯,闻流言而不信,故可终也。武伯南身为雅士,往者将军称之不容於口,今以 睚眦之恨,乃成嫌隙。睚,五卖反。眦,士卖反。况质才薄,岂能终好?是以不原也。”辽感言,复与 周平。 虞预晋书曰:周字伯南,沛国竹邑人。位至光禄大夫。子陔,字元夏。陔及二弟韶、茂,皆总角见称,并有器望,虽乡人诸父,未能觉其多少。时同郡刘公荣,名知人,尝造周。周谓曰:“卿有知人之明,欲使三儿见卿,卿为目高下,以效郭、许之听可乎?”公荣乃自诣陔兄弟,与共言语,观其举动。出语周曰:“君三子皆国士也。元夏器量最优,有辅佐之风,展力仕宦,可为亚公。叔夏、季夏,不减 常伯、纳言也。”陔少出仕宦,历职内外,泰始初为 吏部尚书,迁左仆射、 右光禄大夫、 开府仪同三司,卒於官。陔以在魏已为大臣,本非佐命之数,怀逊让,不得已而居位,故在 官职,无所荷任,夙夜思恭而已。终始全洁,当世以为美谈。韶历二官吏部郎。 山涛启事称韶清白有诚,终於 散骑常侍。茂至 侍中、尚书。颍川 荀恺,宣帝外孙, 世祖姑子,自负贵戚,要与茂交。茂拒而不答,由是见怒。元康元年, 杨骏被诛。恺时为 尚书仆射,以茂骏之姨弟,陷为骏党,遂枉见杀,众咸冤痛之。
太祖辟为丞相属。黄初中,徙吏部郎,为 常山太守,迁任东莞。士卢显为人所杀,质曰:“此士无雠而有少妻,所以死乎!”悉见其比居年少,书吏 李若见问而色动,遂穷诘情状。若即自首,罪人斯得。每军功赏赐,皆散之於众,无入家者。在郡九年,吏民便安,将士用命。
迁荆州刺史,加 振威将军,赐爵关内侯。吴大将 朱然围 樊城,质 轻军赴之。议者皆以为贼盛不可迫,质曰:“ 樊城卑下,兵少,故当进军为之外援;不然,危矣。”遂勒兵临围,城中乃安。迁征东将军,假节都督青、徐诸军事。广农积谷,有兼年之储,置东征台,且佃且守。又通渠诸郡,利舟楫,严设备以待敌。海边无事。
性沉实内察,不以其节检物,所在见思。嘉平二年薨,家无馀财,惟有赐衣书箧而已。 军师以闻,追进封阳陵亭侯,邑百户,谥曰贞侯。子威嗣。六年,诏书褒述质清行,赐其家 钱谷。语在徐邈传。威,咸熙中官至徐州刺史,晋阳秋曰:威字伯虎。少有志尚,厉操清白。质之为荆州也,威自京都省之。家贫,无车马童仆,威自驱驴单行,拜见父。停厩中十馀日,告归。临辞,质赐绢一疋,为道路粮。威跪曰:“大人清白,不审於何得此绢?”质曰:“是吾俸禄之馀,故以为汝粮耳。”威受之,辞归。每至客舍,自放驴,取樵炊爨,食毕,复随旅进道,往还如是。质帐下都督,素不相识,先其将归,请假还家,阴资装百馀里要之,因与为伴,每事佐助经营之,又少进饮食,行数百里。威疑之,密诱问,乃知其都督也,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。后因他信,具以白质。质杖其都督一百,除吏名。其父子清慎如此。於是名誉著闻,历位宰牧。晋武帝赐见,论边事,语及平生。帝叹其父清,谓威曰:“卿清孰与父清?”威对曰:“臣不如也。”帝曰:“以何为不如?”对曰:“臣父清恐人知,臣清恐人不知,是臣不如者远也。”官至前将军、 青州刺史。 太康元年卒,追赠 镇东将军。威弟罴,字季象, 征南将军;威子奕,字次孙, 平东将军;并以洁行垂名。有殊绩,历三郡守,所在有名。卒於安定。
人物生平
吴大将 朱然围 樊城,胡质 轻军救援。有人以为敌多不可破,胡质分析说:“ 樊城卑下,兵少,所以当进军外援,不然,危矣。”勒兵临城,城中见援军至,乃安。迁征东将军,假节都督青、徐诸军事。在任年间,发展农业,广积谷食,使得地方军粮有两年的储备。置征东台,一边开展军屯,一边训练部队。又开凿多条渠道,使各州郡想通。嘉平二年薨,家无馀 才,惟有御赐衣物及几箱书籍而已。追封阳陵亭侯,邑百户,谥贞候。子 胡威嗣。
历史评价
蒋济:胡质规模大略不及于父,至于精良综事过之。
陈寿:胡质素业贞粹,掌统方任,垂称著绩。可谓国之良臣,时之 彦士矣。
典故
张辽,曾经护军武周产生了隔阂。后 张辽通过刺史 温恢欲与胡质交好,胡质以身体有病为由拒之。一次, 张辽见到胡质,问:末将一心一意想同您交好,为何先生对我如此冷淡呢?胡质说:古时候的人交朋友,取多知其不贪,奔北知其不怯,闻流言而不信,所以才能长久相交。武周身为雅士,以前将军称赞武周不容于口,现在因为一点 睚眦之恨,反成嫌隙;何况我胡质才识浅薄,怎么能保证友情常在呢?因此不敢与你交往。 张辽听了胡质的话,很有感触,于是主动和武周复交。(见《 三国志·魏书二七》)。